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提出新农保试点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等原则。开展新农保试点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材料二: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比1到4比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根据党的建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调研、分析论证、征求意见、研究修改的基础上,拟出选举法修改讨论稿和修正案草案,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程序。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获高票通过,由此实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必要性。
(2)分析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实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的意义。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矛盾突出,新农保的实施是解决我国农民的“老有所养”问题的必然选择。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新农保的实施尊重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新农保的实施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实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证了农民当家作主。
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实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有利于农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我国公民 享有民主决策权。(1分)实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有利于农民选举出更多代表进入决策机关,保证决策反映农民根本利益。(本小点如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角度分析说明,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④中 * *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建议,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坚持和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