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1)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6分)

(2)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9分)

(3)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你的理由。(7分)

答案

(1)祁连山北麓的碎屑物质被河流(石羊河和弱水)带至下游地区(阿拉善高原)形成大面积的冲积扇和洪积平原; 在西北干旱的大环境下,近地面风(西北风)再将冲积扇和洪积平原较细小的物质带离原地,形成(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沙漠;并通过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 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该湖区位于大陆内部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少;地处内流区,河流径流量小,入湖水量少; 太阳辐射强(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故蒸发量大; 多大风天气,多风加剧淡水蒸发。

(3)利大于弊

理由:黄河下游地势渐趋平缓,水流速度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沿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耕地和肥沃的土壤

或者 弊大于利

理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涌入河流,使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旱涝频发,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

题目分析:

(1)祁连山北麓的碎屑物质被河流石羊河和弱水等带至下游地区,图中的阿拉善高原地区,形成大面积的冲积扇和洪积平原。在西北干旱的大环境下,强劲的西北风再将冲积扇和洪积平原较细小的物质吹走,形成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并通过西北风将粉尘继续向东或东南方向搬运。途中风力减弱,或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地区。

(2)贺兰山以西地处内流区,该湖区属于大陆内部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入湖水量少。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故蒸发量大。多大风天气,加剧淡水蒸发。河水是淡水,但是总有土壤中的少量盐分溶解在水中,水分蒸发掉,水中溶解的盐分积累下来,逐渐变成了盐湖。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水的泥沙含量很大,在黄河下游,地势渐趋平缓,水流速度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沿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耕地和肥沃的土壤,据此可说是利大于弊。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涌入河流,在下游地区水流减慢,泥沙沉积,使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导致下游地区旱涝频发,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由此认为弊大于利。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