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我国古代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D.保护自耕农经济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历朝政府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护统治;另外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所以土地制度往往和赋税制度相结合,政府往往把土地作为收税的依据之一。因此选B。

点评:新建立的封建 * * 中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利用 * * 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但封建 * * 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这样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就难以避免。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童趣》,完成下列问题。(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2分)

(1) 昂首观之,项为之(       )  (2)怡然称快(       )

(3)作青云白鹤(        )     (4)数十,驱之别院(       )

小题3: 翻译句子(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小题4:(1)选文作者围绕物外之趣写了童年的三件趣事:                   

                                               (3分)

(2)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句子“                       ”;

小题5: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句子“                         ”。(2分)

小题6: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