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2分)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4分)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2分)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2分)
(2)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
(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政暴敛而破产。(4分)
题目分析:
(1)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形成。
(2)材料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3)根据材料二归纳: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治官府,给徭役”,向官府和地主缴纳赋税,承担徭役。“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小农经济规模小,农民极端贫困,容易失去土地、破产流亡。
点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 * * 的安定;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