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小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分析回答。]

(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你采取的方法是:

                   

经过(1)的方法后,将实验装置放到阳

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再同时摘下叶片A、B,

利用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

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实

验现象。

(2)叶片A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是           

(3)通过对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实验现

象的比较,可以证明      

(4)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5)通过对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实验现象的比较,可以证明    

(6)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氢氧化钠,重复上述一样的实验步骤,则通过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答案

(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变蓝

(3)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或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4)吸收二氧化碳(或让叶片B得不到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 

(6)光合作用需要光

分析:观察图示可知,该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盆栽的银边天竺葵,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银边部分,变量是叶绿体;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变量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可以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叶片A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因此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会变蓝色.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A的非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装置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就是使叶片B所处的环境中没有二氧化碳.

(5)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二者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氢氧化钠,则叶片A、B的绿色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则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故答案为:(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变蓝色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吸收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