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小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分析回答。]

(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你采取的方法是:

                   

经过(1)的方法后,将实验装置放到阳

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再同时摘下叶片A、B,

利用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

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实

验现象。

(2)叶片A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是           

(3)通过对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实验现

象的比较,可以证明      

(4)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5)通过对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实验现象的比较,可以证明    

(6)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氢氧化钠,重复上述一样的实验步骤,则通过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答案

(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变蓝

(3)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或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4)吸收二氧化碳(或让叶片B得不到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 

(6)光合作用需要光

分析:观察图示可知,该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盆栽的银边天竺葵,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银边部分,变量是叶绿体;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变量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可以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叶片A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因此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会变蓝色.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A的非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装置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就是使叶片B所处的环境中没有二氧化碳.

(5)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二者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氢氧化钠,则叶片A、B的绿色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则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故答案为:(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变蓝色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吸收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阅读理解与欣赏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象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里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象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象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答:                                                                                                 

2.“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试分析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                                                                                                  

3.选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                                                                                                 

4.第四段中说“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这里“好像”意味深长,请加以品味。    

     答:                                                                                                  

5.“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请你发挥想象,从这个女孩子的角度写一段话,写出她此时的心理活动。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