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每年的1月到8月,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为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我国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

(1)从南向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什么变化规律?

(2)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南早北晚)

(2)青藏高原(西藏或青藏地区) 地势高;气温低(高寒或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题目分析:

(1)油料作物中,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的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推迟;

(2)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

阅读理解与欣赏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的探究。(4分)

雾霾已成了城市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但对于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以及各污染源的贡献率,近年来却是莫衷一是。仅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不同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就曾给出过多个大相径庭的调查结果,引发的一连串争议让社会公众不明就里。

显然,搞不清“霾”是什么,“霾”从何来,何谈治“霾”。

“只有摸清产生雾霾的主要因素,治理才能有的放矢。环保部推开源解析就是力图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说,做雾霾的源解析,需要一年以上时间的监测,获取大量的监测信息,要做大量的源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点位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监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源报告必须基于常规性、持续性的监测数据和解析,但目前国内真正能做到每日采样分析的城市寥寥无几。

柴发合说,按要求,每天都要采样,再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数据处理,才能科学确定来源,但是我们现在往往都是典型时段采样,导致分析结果可能偏差,污染源的判断也不够准确。(摘自人民网)

小题1:当前不能有效治理雾霾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2分)

小题2:请你结合上面材料的内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某环保网站拟写一条治理雾霾的宣传语。(2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