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面对异常困难,我国政府果断出台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有形之手”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加快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的步伐。H企业前身是浙江某市的一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水泥企业。近年来,该企业在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转身为省内首个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企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设备和管理模式,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运行当年就发挥了效益。按同等规模燃煤热电厂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8.2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1吨、烟尘排放425吨和二氧化碳排放15.3万吨。而且秸秆的收购与运输、电厂的运行对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 2009年,在市场偏紧的形势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逆势上扬”之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些传统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正在成为一些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2009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广播影视动画业取得突出进展,网游、会展业等重点产业逆势而上,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明显,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素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鉴于我国经济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有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联系材料二,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H企业的转身为什么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浙江文化产业在市场偏紧的形势下“逆势上扬”的意义。
(1)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作用。因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单一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局限性。发挥“有形之手”,才能克服市场的不足,同时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9年我国经济实现经济回升向好证明了这点。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性作用。因为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反映供求关系信息,合理配置资源;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 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2009年经济回升向好是有形手和无形手共同作用的结果。
(2) ①H企业的转型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②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该企业的转型与运行,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3) 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在 市场偏紧的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影响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说明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发展 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够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
④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信心,激发人们的热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⑤文化产业在市场偏紧的形势下“逆势上扬”,对于繁荣文化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