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4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有来自于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

材料三:在内蒙古地区,“沙草有机模式”就是在沙漠当中种植沙生植物,在绿化沙漠的同时,有机草料用于饲养,产品为牛奶及各种奶制品,牛粪还肥于土地,种养结合。

材料四:黄土高原农业广泛选择地膜覆盖技术,它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防风沙,减轻病害的作用等作用,但地膜覆盖栽培中也有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地膜的残存碎片影响较大。

材料五:A省果农利用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果园中树盘、树行。覆盖厚度在15~20 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再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叙述祁连山北坡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6分)

(2)据材料三,对于“沙草有机模式”,你认为是否该大力发展?说明理由。(6分)

(3)据材料四,试判断残膜可能有哪些不利影响。(4分)

(4)为什么覆草应避开2~3月份?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8分)

答案

(1)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被河流带至中下游地区(2分),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南方向搬运,(2分)受太行山等山脉阻挡,风速降低,粉尘沉积。(2分)

(2)应该发展。

经济:形成饲料种植、养殖和乳品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2分)

社会:带动就业,提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2分)

环境:加强绿化,治理沙漠,并牛粪还肥于土地,提高土地肥力。(2分)

不应该发展。

大规模种草,会开发地下水并进行灌溉,破坏地下水源;(2分)

在沙漠区发展草场,比在草原区的牧场效益更低下;(2分)

沙漠区搞牧业会产生牛羊粪便等亦会产生环境污染;(2分)

(3)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2分)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2分)(土壤透水透气性能降低)阻碍水肥运动。(2分)(任答两点4分)

(4)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2分) 有利的影响:①减少水分蒸发;②防止水土流失;③调节土温;④提高土壤肥力;⑤防止杂草生长;⑥减轻病虫害;(答对3点即可,共6分)

题目分析:

(1)碎屑物质的搬运主要通过流水和风力实现。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被河流带至中下游地区;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南方向搬运;受太行山等山脉阻挡,风速降低,粉尘沉积于黄土高原地区。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沙草有机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所以该问题可以从其两面性,任选其一进行分析说明。积极方面,该模式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调、统一,可以大力发展;消极方面,该区域干旱缺水,大规模种草,必然导致导致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破坏地下水源,在沙漠区发展草场,比在草原区的牧场效益更低下,沙漠区搞牧业会产生牛羊粪便等亦会产生环境污染。

(3)残膜留于土壤中,随着其分解,有害元素造成土壤污染;其分解需时长,会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阻碍水肥运动,进而导致土壤贫瘠。

(4)A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3月份,气温回升,土温随之上升,如果此时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有利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降雨集中,所以覆草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土温,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等。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