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至天水经济带,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材料2:成都、西安气候统计材料。
(1)从农业生产角度看,成都平原较渭河平原有哪些气候资源方面的优势?(4分)
(2)分析西安和成都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8分)
(3)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1)成都平原热量资源较渭河平原丰富,冬季气温在0℃以上,作物生长期较长;年降水量较渭河平原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4分)
(2)西安冬季气温较成都低。西安比成都纬度高,太阳高度较小,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少;西安接近冷空气源地,易受冷空气活动影响;成都受山地(秦岭)阻挡,受冷空气活动影响较小。(8分)
(3)西三角经济区内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享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8分)
题目分析:
(1)从表中可以看出,1月均温和年降水量成都远高于西安,反映出水热条件较优,利于农作物生长。
(2) 西安冬季气温比成都低。原因可以从地理纬度、距离冷空气源地远近、地形阻挡等方面入手。
(3)根据已学知识,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政策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矿产资源和能源较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都西安)、经济腹地较广(经济辐射面积大)等方面来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