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如图,某同学选取具有绿色叶片(Ⅰ号、Ⅲ号叶)和白斑叶片(Ⅱ号叶,其边缘部分为白色,中间部分为绿色)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试分析回答:

(1)实验前,该同学将图中牵牛花枝条在暗室中放置了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

                                                                         

(2)然后,该同学对这株牵牛花进行了光照、叶片脱色、冲洗、滴加碘液等处理。试推测变蓝的叶片应该是:               (填写后面的序号)。①绿叶Ⅰ遮铝箔的部分;②绿叶Ⅰ未遮铝箔的部分; ③白斑叶Ⅱ的绿色部分;④白斑叶Ⅱ的白色部分;⑤绿叶Ⅲ;在给叶片脱色时用到的。据此,可以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外界因素有                               

答案

(1)将牵牛花枝条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 (2)②和③(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光照和二氧化碳(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是植物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解答: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的是将通过呼吸作用将牵牛花枝条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

(2)该同学对这株牵牛花进行了光照、叶片脱色、冲洗、滴加碘液等处理.在绿叶①的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照,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绿叶①的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②的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叶片②的绿叶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片③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为:光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将牵牛花枝条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

(2)②和③;光照和二氧化碳

点评: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多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赏析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 * * 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 * * 老矣,何怯也!李 * * 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 * * 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 * * 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 * * 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②顿舍:停止。③为;惟。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1)少而兵_______________

(2)李 * * 果势壮勇,其言也____________

(3)于是兵而西____________

(4)李信果秦军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 * * 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欲攻取荆,于 * * 度用几何人而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