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2008年12月31日,中 * * * * 胡 * *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 * * 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将两岸关系推进到“和平发展”的新阶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话指出:30年来,我们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 * * 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 * * 根本利益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在毛 * * 同志,周恩来同志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 * * 同志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我们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我们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韩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材料二:讲话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一时不等于“台独”意识。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 * * 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30年来对台政策的调整。(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8分)
(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精神。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都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不同时期两岸关系呈现不同特点,提出新的主张和举措,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0年来我国对台政策的调整,我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体现了这一点。
(2)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接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中华文化是凝聚共同意志,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台湾文化是矛盾的特殊性。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但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文化这一矛盾普遍性的一种表现形式。②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本质核心爱国主义的表现,而“台独”的本质是分裂国家,背叛祖国的表现,二者有本质区别。因此它不同于“台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