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温室中蔬菜的产量,温室中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应如何控制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料,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还提高了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一个番茄果实中有多粒种子,这是因为番茄花的每个子房里有           

(4)番茄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                       

(5)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              

(6)被誉为“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系列获得了高产。这种合理密植的种植方法保证了玉米的叶片             ,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

答案

(1)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2)有机肥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3)多粒胚珠   (4) 保护幼根和根毛  (5)传粉不足 

(6)光照(光合作用)

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制造的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的少,所以总的来说,有机物积累的多,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加强光合作用;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果实中含有很多的种子,是因为子房中的胚珠多;移栽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好根,因为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传粉不足,会使得果粒有缺粒的现象。

单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张某,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张某上大学近一年来,学习认真,成绩良好,很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良好,是班里的团支部副书记。张某平常非常爱干净,内、外衣服每日要换洗,枕巾、床单、被单等也要每日一换。为此耽误了许多时间,也把自己搞得很累。同学的衣服或鞋子脏了,也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其换洗。自己也觉得其实没有必要,但不这样做心里很不舒服,害怕有什么脏东西,害怕自己会得病,和同学讲过其实自己也很痛苦。本学期开始后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张某好像情绪非常低落,自己经常悄悄地流泪,整日不说话。偶尔与同学讲几句话,同学反映她好像脑子不听使唤了,回答一个问题要想半天,还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慢慢地不讲究了,有时甚至不洗漱,有时白天睡觉,有时晚上失眠,因此无法上课。近一个多月来总和同学说自己的某个器官丢了,别人都看见自己没有这个器官了,但自己看不见。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张某目前休学在家,由父母带来就诊。张某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对她的要求严格,非常在意她的卫生情况,她按家长的要求,每日换洗衣服。若脏了必定重新清洗,觉得一尘不染了才罢手。张某从小对医学感兴趣,大致了解生理、解剖学等知识。关于器官丢失问题,家长多次解释,但张某坚信不疑。经了解张某没有受到过什么重大打击。

针对本案例中的张某,错误的说法是()。

A.神经症与人格障碍可同时出现

B.精神病人也可表现为神经症

C.精神病人不属于心理咨询范畴

D.精神病是神经症的必然结果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