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取得所有权是基于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的有:

A.甲在垃圾堆拾取他人抛弃的电视机

B.甲从市场上以正常价格买到一辆盗窃来的白行车

C.甲从乙处买得一台电脑

D.甲误将乙的房子登记为自己的房子,后甲将此房转让给丙,甲、丙之间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丙取得该房所有权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考点] 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条讲的是物权的变动要进行登记公示。故D项正确。A项是基于物权的先占原则;BC项是基于动产的交付原则。

综合题

材料一:年轻的苏维埃 * * 在内战中夺得巨大胜利,……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1920年末战争逐渐平息,但农业生产形势不见好转,反而日益恶化。农民不堪忍受愈来愈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抗拒粮食征集。……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频繁发生。

——《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苏联自1929年开始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遭到了农民强烈的反抗,大批生产资料被毁,例如,在统计数据相对可靠一些的家畜数量方面,集体化过程中三分之二的马匹、五分之四的牛、六分之五的猪和八成五的羊都失踪了。因此,苏共采取了极其残酷的强制、甚至武力手段来剥夺所有富裕的和不愿集体化的农民,在这一运动中有数百万农民被处死或驱赶出家园、其财产则被没收;运动也造成农业生产的急剧下降,农业产量在30年代初期降低了30%以上,农村因此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1)据材料一指出苏维埃俄国“新的困难”是怎样造成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困难是如何解决的?(2分)

(2)材料二反映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和错误?(6分)问题的根源是什么?(2分)

(3)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苏联在哪位领导人执政时进行了农业改革?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综上,苏联(俄)农业政策的变化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借鉴?(4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