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国警察李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入射击。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李某。李某因拒捕被击毙。但李某的疯狂射击造成数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程某。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国家应承担直接责任

B.甲国国家应承担间接责任

C.甲国国家应承担连带责任

D.甲国国家没有法律责任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国家责任。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所应负担的国际法律责任。国家承担国际责任的前提条件是该国实施了国际不当行为。国际不当行为是指违反国际义务的行为,原则上构成国际不当行为需要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要素。主观要素是指某一行为依国际法可以归因于国家,即该行为依据国际法可视为该国的“国家行为”。客观要素是指一国的行为违背了该国负担的有效国际义务。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可视为国家行为,但因个人损害他国利益的私人行为,不应归责于国家。本题中,虽然李某是甲国机关人员,但李某此时的行为并非职务行为,而是以私人身份从事的,不是国家机关的行为。故甲国没有法律责任,D选项为正确选项。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太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和巴尔干地区。

(1)20世纪初期,为控制巴尔干,哪些大国进行了激烈争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三 2004年,以色列炸死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和新领导人兰提斯。随后哈马斯对以色列军民发动了一系列袭击,而这种互相报复的行动,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怪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2011牟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的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撤离规模……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看,利比亚周边国家希腊、埃及、保加利亚、突尼斯等国都对中国的公民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希腊 * * 还亲自指示妥善安置,动员7艘船将中方1.4万人接到克里特岛,将为23班包机提供中转加油。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