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mol丁香酚只能与1 molBr2反应

B.丁香酚不能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常温下,1mol丁香酚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共与2molBr2反应,故A错误;含有酚羟基,则丁香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苯环能与氢气加成、醛基能与氢气加成,则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香兰素分子中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则7个C原子、3个H原子、2个O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结合具体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难点是共平面的判断。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1年六一节前夕,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特地为单独在家的未成年人制作了一期《不要开门》的电视专题节目。在节目中,工作人员乔装成送货员,带着礼物来到一些孩子的家门口,“引诱”孩子开门。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门应答;另一半孩子的表现则令人担心,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领着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材料二: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超载55人)与由东向西行驶的重型自卸货车发生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是小客车严重超员,在大雾天气下违规操作、逆向超速行驶,导致事故发生。该事故暴露出一些地区存在车辆违法严重超载以及有关部门麻木不仁、监管不力等问题。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1)材料一中近半数孩子为什么经不住“百般诱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材料一中这个事例中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出现的一些类似社会现象列举几部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有关的法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你身边侵害未成年人的一些真实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