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产生了怎样的新气象,并分析形成这一新气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1)特点: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4分)
(2)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于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6分)
(3)新气象:产生了一批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2分)
主要原因:近代小农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6分)
题目分析::第(1)问,解答此问的关键在于准确的概括材料的内容:从材料“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可以看出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从材料“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可以看出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能力不高。第(2)问,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可以归纳出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第(3)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出现了近代企业,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