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针对当时的国情我们党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策略的实施,打破了绝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制,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突破3000美元。在这一关键阶段,为防止出现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2010年中 * * 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实现,特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公平。
材料二 温 * * * * 指出,《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全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国务院将据此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颁布实施。
(1)运用经济学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实现“两个同步”?(12分)
(2)用政治学的知识,分析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要根据《建议》编制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原因。(10分)
(3)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整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调整的依据。(10分)
(1)(12分)①生产决定分配,从根本上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3分)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为我国实行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3分)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3分)④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国 * * 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实行社会公平。(3分)
(2)(10分)①这是由中 * * 党、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各自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的。(2分)②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要根据《建议》编制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客观要求。(3分)③中 * * 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国务院是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接受党的领导。(3分)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最高的决定权和监督权,国务院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要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2分)
(3)(10分)①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调整收入分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2分)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调整收入分配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4分)③正确的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调整收入分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党和国家坚持的正确价值观。(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