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2013年11月3日,一名自称是当事中学生之一的网友小玲在广东汕头当地某知名论坛发帖称,10月30日下午17时50分,她和同学小文放学后在中学附近吃东西,看到一位骑电动车的老人突然摔倒,两个人见状扶起老人并做好事将老人送回家。事发第二天,老人的家属找到学校,称老人神志清醒后说是学生撞倒他,要求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明明是救了人,却被一口咬定撞了人……谁能来还我们清白? ”两名学生感到委屈,愤愤不平。经过调查,受助老人终于承认自己“一时糊涂”,并让自己的亲属到学校和学生家里向两名学生道谢和致歉,并归还了他们此前垫付的1200多元医疗费。

12月5日,两名学生被地方政府授予“助人为乐青年模范”荣誉称号。

请运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有关知识,给两名有怨愤的中学生网友回帖劝慰。(10分)

答案

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对于陌生人虽然萍水相逢,扶危济困是美德;两位中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救助老人,这种行为有利于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有利于我们共享美好幸福生活。(3分)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两位中学生因救助他人二遭受冤屈,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3分)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两位中学生虽然曾赔付过医疗费,但真相大白后又得到了归还,而且,更重要的回报是精神方面的,你们得到了他人的感谢、道歉和荣誉称号,你们是青少年的助人为乐道德模范。(4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承担责任和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回答本题,关键是调动承担责任和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材料中主要说明了两位中学生因救助他人二遭受冤屈后来又得以回报的事迹,考生可以从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承担责任的代价、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等知识来回答。本题难度不大。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方达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方达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
税率为17%。方达公司某生产线有关资料如下:
(1)方达公司采用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该生产线于20×2年1月10日开始建造。建造该生产线领用本公司生产的库存商品一批,实际成本为20万元,计税价格为3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7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增值税负担率为17%;为建造该生产线发生安装工人工资62万元。
(2)20×2年4月15日,购进建造该生产线所需设备一套并投入安装。购进该生产线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400万元,增值税额为408万元;购进该生产线所需设备发生保险、装卸等费用共计23万元。上述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3)20×2年12月20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方达公司对该生产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20万元。
(4)20×4年12月31日,方达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该生产线的出售价格为1950万元,相关的处置费用为30万元;预计该生产线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所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2040万元。进行减值处理后,该生产线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不变。
(5)20×6年1月1日,方达公司根据当时情况,对该生产线相关的会计估计进行变更。预计该生产线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72万元,所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变。
(6)20×7年3月31日,方达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在该生产线改良过程中,方达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375万元。
(7)20×7年9月28日,该生产线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改良后的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要求:(“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1)计算该生产线的建造成本并编制该生产线建造及结转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该生产线20×3年计提的折旧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该生产线20×4年计提的折旧和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4)计算该生产线20×5年计提的折旧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5)计算该生产线20×6年计提的折旧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6)编制该生产线在20×7年4月1日到9月28日进行改良相关的会计分录,并确定改良后的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
(7)计算该生产线20×7年全年计提的折旧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