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2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3)发出投标邀请书;(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人;(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6)召开投标预备会;(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8)建立评标组织,制订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10)组织评标;(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12)决定中标单位;(13)发出中标通知书;(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该工程共有7家投标人投标,在开标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1)其中1家投标人的投标书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2)其中1家投标人提供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是复印件,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3)开标人发现剩余的5家投标人中,有1家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较大,经现场商议,也作为无效投标处理。指明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

开标过程的情况处理判定:

(1)第(1)条的处理是正确的,投标书必须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

(2)第(2)条的处理是正确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必须是原件;

(3)第(3)条的处理是不正确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有较大差异不能作为判定是否为无效投标的依据。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电信局计费项目正在招标,M公司似乎志在必得,还专门组织成立了一个十几个人的项目小组,住在当地,每天都和项目招标负责人交流,帮助他做招标书,关系已经非常密切。结果出乎意料,中标方的代表竟是一名其貌不扬的女士。M公司代表很不解,私下里询问她的秘诀。女士反问M公司代表:你猜在签这个合同前我见了几次客户?

M公司代表说:我们的代理商整整在那边住了一个月,你最少也见了二十几次吧。女士说:我只去了3次,而且在做这个项目之前,一个客户也不认识。

该女士讲述了整个交往过程。她第一次去客户那里,一个人也不认识,索性逐一拜访每个部门,最后才发现局长不在,一问才知道局长出差了。她忙追问局长出差的城市和入住宾馆,并马上给宾馆打电话,并告诉他们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住在那里,希望帮她订一个果篮、一个花盆,然后写上名字,送到房间去。然后,她打电话给公司老总,说这个局长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决策人,恰好去了公司所在地出差,无论如何要做好他的工作。

当天,她中断拜访行程,赶最早的一班飞机飞回公司,下了飞机直接乘车去宾馆。等她到宾馆的时候,发现老总正在和局长喝茶聊天。在聊天中得知局长有两三天的休息时间,她就邀请局长去公司参观。参观完毕,大家一起吃晚饭。吃过晚饭,她请局长去看话剧。局长很高兴。

第二天,她又找了一辆车将局长送到机场,对局长说:我们谈的很愉快,一周之后能不能到您那里做技术交流?局长很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一周之后,公司老总带队到该电信局做了一个技术交流,她另外有事没有参加。老总回来后对她说,局长相当给面子,亲自组织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技术交流。

后来,公司又派了她去了两次,第三次的时候就签下订单。

该女士掏出一个小本子说:不是什么幸运,我所有的客户的行程都记在这上面。女士打开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了很多名字、时间和航班,还有个人爱好、家乡、出差地点和时间等内容。该女士说:还有,我之所以请局长去看话剧,是因为我在电信局的时候,问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知道局长很喜欢看话剧。

请分析该女士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