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0年3月14日,温 * * * * 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获高票

通过。2万字的报告,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施政理念。

材料一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过程

   时间   过程
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将征求意见稿发往全国各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和党政军群各部门
2010年1月22日

至2月1日

温 * * * * 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企业界代表和工人、农民、学生等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
2010年2月27日温 * * * * 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针对网友提出的经济发展、外交、住房、就业、物价等问题一一作答
2010年3月5日

至3月14日

《政府工作报告》接受人大代表审议和政协委员讨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被吸收进报告的定稿
    (1)《政府工作报告》的诞生过程蕴含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政府上述行为的哲学依据。(10分)

材料二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

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让每个劳动者备尽

所能,各得其所。要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3)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10分)

答案

1)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群众意见,是政府坚持群众路线,接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的体现。(3分)

国务院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3分)

就《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民主协商,表明我国实行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政府工作报告》接受人大代表审议,表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政府工作的权力。(3分)

(2)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国务院就《政府工作报告》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征求意见,并对报告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正是不断完善发展认识的过程。(5分)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国务院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温 * * * * 与网民在线交流等,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体现。(5分)    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①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3分)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调控收入分配。(3分)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2分)④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安定与和谐。(2分)

计算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