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1:拉萨市于2008年建设10个热岛效应气象观测点,以监测日益增加的城市热岛效应,为拉萨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供科学的气象数据。

材料2: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l)由材料2可知,郊区气温相对较____,市区形成一个明显的____,即____。在此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

(2)据报道,近年来,拉萨市区比郊区降水明显增多,其原因有哪些?

(3)拉萨市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请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植树造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如认为可行,请说明应考虑哪些条件;如认为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4)近年来,拉萨市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加强,请说明其原因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

(l)低    高温区   热岛      自郊区吹向市区

(2)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而空气中的烟尘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

(3)可行。但应着重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

(4)拉萨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机动交通工具的增加等。加剧了城市夏季高温的程度,加重了城区污染,易造成城市气候失常、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本题考查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及影响等相关知识。城市工业、人口集中,交通工具多,燃烧大量矿物燃料,释放较多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偏高,形成“热岛”。郊区气温低于市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因此植树造林应考虑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城市风)的范围。回答问题时,注意学会知识的迁移,并结合城市的实际进行回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