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0分)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图三:

 

注:幸福感的拥有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和生存状况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主观确认。      

——摘自CCTV《2010年中国人幸福感调查报告》

材料二:在今年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杭州最具幸福感城市,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大多数公共文化场所已陆续免费开放。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公众走进文化艺术殿堂,感受文化魅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这些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在美术馆,欣赏中外书画大师的作品,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科技展览馆,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享受精神愉悦,接受文化熏陶。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6分)

(2)依据材料一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三条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途径并分析说明理由。(13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说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文化价值。(11分)

答案

⑶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

文化影响人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营销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参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人民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4分)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免费开放使更多的人欣赏艺术,参观文物,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 * * 精神。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3分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培养“四有”新人。2分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