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请指出本文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本文段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逆温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象: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顺序;纬度(南北)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或答逻辑顺序也可。       

2、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第四个属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撑列顺序。这样安排使得文章层次井然,条理清晰。

3、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4、举两个例子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陆寒冷,这是读者比越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5、由序令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意思对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