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第35、36题:
材料一:温 * * * *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导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经过审议和民主表决,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温 * * * * 3月14日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强调,农民收入增长还不够稳定,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我们实现社会公平,特别是收入分配公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材料二:近三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趋势图
材料三: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指标
指 标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 39.8 | 55.8 | 7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109 | ﹥26810 | ﹥7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5919 | ﹥ 8310 | ﹥7 |
小题1:(1)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配制度的知识分析说明农民收入增长对于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4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说明“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意义。(4分)
小题2: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14分)
小题1:(1)材料二反映近三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呈增长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同比增长在2009年3月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在2011年初有一个明显的上升;从总的趋势看,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开始超越城镇居民。(4分)
(2)近年来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体现了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开始超越城镇居民,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和维护社会公平;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4分)
(3)“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指标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指标的同步要求,体现了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2分)也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既要体现经济总量的增长,也要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或也体现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也有利于内需扩大和经济发展。(1分)
小题1:(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国家机关坚持以民为本,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2分)
(2)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体现了我国国家 * * 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分)
(3)温 * * * * 强调农民收入增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体现了国家 * * 行使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国家职能;体现了巩固工农联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础和保障。(3分)
(4)上述材料也体现了我国国家 * *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1分)也体现了我国努力建设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坚持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分)
(5)全国人大审议和民主表决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也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了国家机关高效运转。(3分)
(6)我国的国家机关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