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6分)

材料一: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有4亿人脱离了贫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基本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现在,我国正进一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 * * 事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材料二:2009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光明日报社联合开展了“两会”热点问题网络调查,近40万网民踊跃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在15类热点问题中,排在前三位的是“ * * 倡廉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公众关注的比例分别为66.8%、58.1%和57.7%。

材料三: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的组织和人士,不时批评中国的 * * 状况和政治制度,并要求中国搞西方式的议会制,特别是要求中国引入西方的政党制度。对此,中 * * 党明确表示,中国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 * * 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进一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 * * 事业。(12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模式,必须坚持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由。(14分)

答案

(26分)

   (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 * * ;保护和促进 * * ,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实现 * * 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分)

30多年来,我国在促进和保护 * * 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 * * 发展道路。但是, * * 状况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仍然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4分)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理应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 * * 事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5分)

   (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4分 )

西方国家政治体制都以议会制和多党制为主要内容,西方国情决定的。这种政治体制相对于封建专制是历史的进步,但实质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实行统治,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各种弊端。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3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4分)

坚持这一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 * * 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3分)

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