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2010年3月1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 * * * * 在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2009年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 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 |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 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 |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 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 23.6%。 |
组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1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3亿人基本药物制度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 |
材料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温 * * * * 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怎样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8分)
材料三: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修正案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三个原则:即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选举法修正案》坚持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三个原则的政治意义。。(12分)
(1)①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利于促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和经济增长,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分)
②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能有效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走共同富裕之路。(4分)
③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分)
(考生答案意思相近、言之有理的,每个要点可酌情给分)
(2)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价值取向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符合人民利益,集中反映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2分)
②要坚持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就是要保护个人正当利益,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2分)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个人的发展要社 会提供种种条件。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就需要社会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分)
④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就是要坚持群众观点,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2分)
(每个要点观点原理1分,练习材料提建议1分)
(3)①选举法修正案坚持人人平等原则,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4分)
②选举法修正案坚持地区平等原则,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这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
③选举法修正案坚持民族平等原则,让个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平等,为保证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政治基础,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4分)
(考生答案意思相近,言之有理的,每个要点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