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①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 

     ②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太空运行时间有限,仅能够使用一次。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可综合利用,是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基础设施。

     ③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可多次重复使用,显著降低了运载成本。

     ④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的载人航天器。小型的空间站可一次发射完成,较大型的可分批发射组件,在太空中组装成为整体。

     ⑤目前全世界已发射了9个空间站。其中前苏联8个,美国1个。前苏联1971年4月首先发射载人空间站,其礼炮1号空间站在太空与联盟号飞船对接成功,有3名航天员进站内生活工作24天,完成了大量的科学实验项目,但这3名航天员乘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过程中,由于座舱漏气减压,不幸全部遇难。礼炮2号空间站发射到太空后自行解体而失败。礼炮3、4 、5号小型空间站均获成功,航天员进站内工作,完成多项科学实验。礼炮6、7号空间站相对大些,可同时与两艘飞船对接,航天员在站上先后创造210天和237天长期生活记录,还创造了首位女航天员出舱作业的记录。 

     ⑥前苏联于1986年2月20日发射入轨的和平号空间站,2001年因部件老化决定将其坠毁。美国1973年5月14日发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宇航员用58种科学仪器进行了270多项试 验,拍摄了大量的太阳活动照片和地球表面照片,研究了人在空间活动的各种现象。

     ⑦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初步完成空间站建设,预计空间站将在中国新建的海南航天发射 场发射。

     ⑧中国为何要建自己的空间站呢?

     ⑨建站是为了科学实验。飞船在太空飞行一般是在一周左右,它所能进行的科学实验内容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空间站可以长时间在太空中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还可以进行太空产品的开发研制。

     ⑩空间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空间站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生产、太空观测、侦察、在太空中储备物质等。在对地观测方面,当地球上发生地震海啸或火山喷发等事件时,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可以及时调整遥感器的各种参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给文章拟一个表明其说明对象的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中国为什么要建空间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中“飞船在太空飞行一般是在一周左右”一句中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载人航天器——空间站(或空间站)

2.空间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空间站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生产、太空观测、侦察、在太空中储备物质等。

3.作比较。说明了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可综合利用的特点。

4.不能去掉。它说明了飞船在大部分情况下的运行状况,不包括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意对即可)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25分)

(甲)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苏轼《后赤壁赋》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今者暮薄:迫近

B.而江山不可复矣识:认识

C.攀栖鹘之巢危:危险

D.反而登舟,乎中流放:不拘束,任意行动小题2:下列加点字与“掠予舟而西也”一句中的“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假舟楫者非能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D.适有孤鹤,横江来。(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小题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是日定矣 ②湖中焉得有此人

B.①余强饮三大白别 ②反登舟,放乎中流

C.①选贤能 ②天与云与山

D.①湖中得更有此人 ②神明自得,圣心备小题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小题5: 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后赤壁赋》写月夜之游,集中描绘了断岸、高山、明月、巉岩、草木,景色由清幽转为峭拔。《湖心亭看雪》重在写雪后西湖奇景和游湖巧遇,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B.《后赤壁赋》最后描述诗人梦中看见道士化鹤的场景,显现文章奇想联翩、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湖心亭看雪》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运用,很能表现出作家另一种简练、写实的艺术风格。

C.《湖心亭看雪》通过对湖心亭赏雪巧遇一事的描写,表现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怀。《后赤壁赋》则借助于惊险迷离的景物描写,很大程度反映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积极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

D.《湖心亭看雪》记述作者以小舟独往湖心亭的所见所闻,是在大雪三日后的某个清晨(也有一说,是在傍晚八点多钟),而《后赤壁赋》所写清幽峭拔的赤壁之景,则肯定在秋末冬初的某个明月之夜。小题6:给下列句子断句(用“/”断开,每处0.5分,共2分)

拉 余 同 饮 余 强 饮 三 大 白 而 别 问 其 姓 氏 是 金 陵 人 客 此。

小题7: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3分)

                                       

②顾安所得酒乎?(2分)

                                       

③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