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社会制度可知A、D项不选,根据“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可知C不对。
《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答案:B
题目分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社会制度可知A、D项不选,根据“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可知C不对。
1952—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68元提高到311元,提高了8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47.8%,年均增长1.5%。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243元,比1952年增长了65.9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5倍,年均增长4.1%;比1978年的311元增长35.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
从收入七分组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最低收入户1985年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456元,到2008年提高到4533元,年均增长10.5%;中等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724元提高到10345元,年均增长12.3%;最高收人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3元提高到26982元,年均增长14.6%。
最低收入户10% | 低收入户10% | 中等偏下户20% | 中等收入户20% | 中等偏上户20% | 高收入户10% | 最高收入户10% | |
1985年 | 456 | 551 | 627 | 724 | 830 | 963 | 1163 |
1990年 | 732 | 967 | 1098 | 1275 | 1457 | 1685 | 2021 |
2000年 | 2540 | 3275 | 3948 | 4795 | 5895 | 7102 | 9251 |
2005年 | 3111 | 4295 | 5574 | 7308 | 9411 | 12103 | 19154 |
2008年 | 4533 | 6195 | 7994 | 10345 | 13317 | 17888 | 26982 |
2008年比1985年增长(倍) | 8.9 | 10.2 | 11.7 | 13.3 | 15 | 17.6 | 22.2 |
1985—2008年年均增长(%) | 10.5 | 11.1 | 11.7 | 12.3 | 12.8 | 13.5 | 14.6 |
下列哪个阶段,城镇居民中等偏下户的消费支出增幅最大( )
A.1985—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05年
D.2005—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