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3月9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件;作出2项决议;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听取审议1个专题调研报告、1个跟踪检查报告;检查3部法律实施情况;办理代表提出的议案518件;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还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贡献。”
材料二:2010年两会,人大工作报告高调重申“质询权”。吴邦国委员长提出,“今年我们将选择人大代表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依法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人们希望,被唤醒的“质询权”能在改善民生上更有作为。
材料三: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并在2009年10月将初审草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18分)
(1)简述材料一体现了哪些与我国政体相关的知识?(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认识。(4分)
(3)结合材料三论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意义。(6分)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他负责,并受他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8分)
(2)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如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同时,人大代表要在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 受人民监督。(4分)
(3)有利于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有利于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保障农民更充分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利于提高公 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政治素养,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