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本题20分)
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而已经开启的“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上半年 |
财政收入 | 18.5 | 24.24 | 31 | 23.1 | 11.7 | 30.8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 10.33 | 12.09 | 17.24 | 14.47 | 8.83 | 13.63 |
材料二:2010年10月15—18日,中 * * 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美丽转身。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目前我国实现“民富”的分配方式主要有哪些?(6分)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美丽转身”?(9分)
(1)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增长很快,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中国社会迫切需要从追求“国强”到实现“民富”,努力控制收入差距扩大。(2分)08、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两者有所下降。(1分)
(2)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6分)
(3)①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由“国强”到“民富”转变提供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发展;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每小点3分 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