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男性,52岁,饱餐后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并向左肩、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收集的资料中与其疾病关系密切的是()

A.父亲因冠心病去世

B.平时喜食素食

C.25年来每天饮酒半斤

D.不喜欢活动

E.有阑尾炎手术史

答案

参考答案:C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 * * 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 * * 》(2002年6月)

(1)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中美之间“巨大的分歧”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种重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节选自孙樵的《书何易于》

[注]①挽(wǎn),拉,牵引。②(hù),朝笏、板。③重榷(què)管,严格执行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④矧(shěn),况且、何况。⑤刬(chǎn),铲掉、剔除。

小题1:选出与“以易于挺身为民”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B.不物喜,不以己悲

C.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D.令辱之,激怒其众小题2: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何易于亲自为刺史当纤夫的故事,赞扬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同时也显示了何易于的聪明才智。

B.何易于是一心为民着想,造福一方的清官;和崔朴扰民害民的不同品行 他们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何易于为了反对朝廷对百姓征收重税,纵火自焚,以示决心。

D.观察使最终没有弹劾何易于,说明他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官员。小题3: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易于即笏        腰:           ②盐铁官奏重榷管  会:             

③吏死            止:           ④矧其赋以毒民乎  厚:        

小题4: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1)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2分)

(2)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