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年)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的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的2/3。唐后期(757——907年)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竞占49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据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

材料二 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一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涝、蝗)。此外,连年的农民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历史上淮北地区逐渐由盛转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前期水利建设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国家政局动荡;水利建设的停滞;水运交通业的衰败;宋、金、元在此不断争战的破坏;黄河决口泛滥;自然灾害频繁;农民起义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