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理论创新实践的研究,推出一批理论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材料二:《中 *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材料三: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学习《决定》后,就“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组成探究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并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倡议。
假如你是该探究小组的成员,请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4分)
(1)《纲要》为什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6分)
(2)就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向学校提出3条建议。(3分)
(3)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做。(5分)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有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文化建设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因此,要积极反映人民心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6分)
(2)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 * * 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侣叶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