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状况持续改善是7600万江苏人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最直接感受,展现在江苏人面前的是一幅越描越美的“民生地图”:
2009年12月29日,《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出台。到2010年底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部推行新农保,江苏广大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0年江苏两会上,罗志军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民生情怀融入江苏科学发展的每一步,民生取向正凝炼为政府鲜明的施政风格。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10年政府继续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中,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
(1)江苏省政府的施政行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2)谈谈江苏省政府这些举措体现的政治生活依据。
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政府的工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考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原表述: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理解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说明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0预测】围绕“保民生”这一热点,用多个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的考点或其中多个知识点组合进行命题,应该是2010年江苏高考取向之一,特别是主观性试题。这种试题设问角度多变、要求层次不同,并且“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2010年江苏新变化的考点(原表述: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教学中要引起足够重视。
矛盾的普遍性是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国情是通过各个具有个性的地区特点表现出来的。所以江苏省高考特别是政治高考,对省情考核,一定是2010热得烫手的命题追逐点。关注省情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时事背景的结合,是我们应考中必备的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