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 “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反映该历史时期
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
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
D.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
答案:D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踹匠会馆”是农耕文明的另类,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是农耕文明的附属物。建立“会馆“是个关键字眼说明罢工绝对不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所以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是不能选的。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是矛盾的,所以不能选。 材料反映的是私人手工业,所以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当然不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