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与我国GDP逐年增长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相反的是,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消费率逐年降低,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而国际平均水平为50%左右。

(注: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国民支出总额或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公式为:消费率=消费基金/国民收入×100% 其中,消费基金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材料二中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双重影响。(6分)

答案

(1)从05到09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不断提高。

(2)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能确定。近几年,我国物价持续上涨,房价调控不下等。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储蓄作为投资的品种具有资金的安全和使用的便利等特点,都是制约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如学生能从决定和影响储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入手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3)A、高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可以预防不测用于急需,存款的利息收入也不失为投资理财的良好途径。

B、高储蓄额和低消费率说明居民的有效需求不足,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会增加银行的利息负担容易引发金融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贫富分化差距,不利于社会稳定。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