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2006年2008年2010年年均增长
GDP(亿元)21631431404539798311.2%
财政收入(亿元)3876061330830802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175915781191099.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587476159198.9%
  材料二  近几年来,我国税收增幅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从结构性减税入手,逐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利率为25%,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2011年5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境外所得适用税率及税收抵免问题的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高新技术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同样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1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个税法实施,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这次修订惠及6000余万人,全国个税收入全年将减收约1600亿元。

  2011年11月17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发布,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展开试点。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将消除重复征税的弊端,減轻企业税负,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6分)

(2)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的措施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8 分)

答案

(1)材料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快速增长(2分),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2分)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2分)

 (2)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2分)上调个税起征点,减轻居民税负,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分)以增值税代替营业税,有利于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2分)通过税收优惠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2分)

题目分析:本题是图表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在提取图表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二要看清图例,分别代表什么;三要看清图例的变化趋势;四要看清注,这一点尤其重要,不少考生忽略了小注,以致无法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依据这一思路结合图示得出答案。

回答第(2)问,首先要认真阅读二则材料,领略材料的主旨。材料旨在说明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据课本基础知识从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增值税代替营业税,有利于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通过税收优惠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几方面组织答案。

点评:本题属于图表材料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图表的分析基本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合看发展。本题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较难。能用经济学语言准确表述材料中的信息,可答好此题。实质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熟练掌握知识就可答好本题。注意知识点的组织要全面。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