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抗震救灾。
4月14日 | 玉树机场开足马力,以最大负荷承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物资; |
65名救援人员和地震专家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出发赶往玉树;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60名救援人员到达玉树州结古镇开展救援; | |
1630名消防特勤、特警、边防医疗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等搜救工具赶赴灾区救援; | |
空军3架伊尔-76运输机紧急起飞,执行空运救援人员和物资任务; | |
四川省甘孜州医疗队首批49名先遣队员带着药品和急救车,抵达玉树地震灾区赛马场的集中安置点开展救援。 | |
4月15日 | 通往玉树灾区主要公路基本畅通,交通运输部门全力保障物资运送; |
温 * * * * 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实地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 |
4月16日 | 青海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对受灾群众进行补助;为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划拨,央行国库部门开辟国库资金汇划绿色通道; |
4月17日, | 玉树州结古镇体育场内第一批活动板房搭建完毕,用于医疗场所; |
4月18日 | 第一所抗震希望学校在结古镇落成;5000份《高原病防护须知》知识挂图送抵灾区; |
4月19日 | 3万台收音机和500台电视机、500台电视卫星信号接收器抵达玉树震区,帮助灾区群众收听收看电台电视节目; |
4月20日 | 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 |
(1)我国各级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震救灾的职责?(3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是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类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26分)(1)(12分)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1分)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1分)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1分)
②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部门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灾区进行救援工作;体现了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3分)
③为了抗震救灾保证机场、公路畅通无阻,搭建活动板房,希望学校迅速落成;对受灾群众进行补助,央行国库部门开辟国库资金汇划绿色通道;5000份《高原病防护须知》知识挂图送抵灾区;3万台收音机和500台电视机、500台电视卫星信号接收器抵达玉树震区,帮助灾区群众收听收看电台电视节目;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分)
④温 * * * * 飞抵玉树地震灾区,实地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解决灾区实际问题体现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分)
(2)(14分)①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因此这种认识是有限的。(4分)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4分)对地震的认识,地震学家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场地震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把握每一点蛛丝马迹。通过不断加深对地震的认识,为将来可能的突破打下基础。这正是体现了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4分)
②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