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很多人称这次大会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从此全球进入哥本哈根时间,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成为最热门的词语之一。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浙江馆

上海世博会浙江馆的设计理念与哥本哈根会议的宗旨不谋而合,一只青瓷巨碗,碧流漫溢,水声哗哗。水光中,“西湖揽胜”、“钱塘大潮”、“跨海天路”、“茶香悠远”等十幕景色经由多媒体投射,在巨碗中央逐一轮替。十幕美景过后,青瓷碗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展厅四周墙壁则一片桃红柳绿,细雨霏霏,好一派江南风光——这就是上海世博会浙江馆。浙江馆的设计有国内外21家设计单位参与竞争,组委会将征集到的设计方案反复征求海内外人士意见,由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领衔的设计小组方案最终胜出。以创意新颖、亮点突出、兼收并蓄在2009年4月7日举行的浙江省省委常委会上得到了较高评价。可以讲浙江馆凝集了国内外无数人士的心血,充分体现了上海世博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的主旋律——“创新”与“融合”。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应该怎样发展低碳经济?(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浙江馆的设计是如何弘扬上海世博会主旋律?(12分)

答案

1.①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2分)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分)③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2分)⑤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2分)

2.①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做到科技创新,面向未来。(3分)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要交流、借鉴与融合。上海世博会浙江馆的设计要进行外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兼收并蓄,力求文化多元,合作共赢。(3分)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西湖揽胜”、“钱塘大潮”、“茶香悠远”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点。(3分)④要发挥人民群众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浙江馆的设计方案反复征求海内外人士意见,集民智,聚民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3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