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某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材料二 该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拥有量对比图
指标 | 单位 | 城市 | 农村 | ||||||
1985 年 | 1995 年 | 2001 年 | 2010 年 | 1985 年 | 1995 年 | 2001 年 | 2010 年 | ||
汽车 | 辆 | 7 | 16 | 24 | 26 | 2 | 6 | 9 | 12 |
电脑 | 台 | 23 | 48 | 86 | 96 | 2 | 13 | 21 | 37 |
洗衣机 | 台 | 24 | 52 | 96 | 108 | 3 | 14 | 51 | 63 |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10分)
(1)①材料1反映了该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年以来不断增长,但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大于农村,导致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2分)②材料2反映了该市城乡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如电脑、汽车、洗衣机拥有量1985年以来不断增加,但该市城乡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存在较大差距。(2分)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基础,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越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市城乡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6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该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直接导致该市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4分)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中的两条曲线都在上扬,体现出城乡收入都在增长,但两曲线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反映出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材料二中城市、农村居民拥有的汽车、电脑、洗衣机属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城乡居民在数量上的差距在逐级扩大。
(1)材料一中反映了收入的情况,材料二中体现了消费的情况,故反映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由于存在收入上的差距,使得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的不同。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一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优势与不足,由此来解决材料二所提出的要求,能归纳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材料一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辩证法观点,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材料二则是要求学生把理论和材料分析相结合。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联系材料进行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