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肯定律”是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它说明的是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如下图)。这一定律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普遍证明。

我国本世纪以来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而失业率一直在4%左右徘徊,出现了“奥肯悖论”,究其原因主要有: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过小,消费难以启动,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技术升级和产业革新,单位资本相对应的劳动力数量降低,形成了资本挤出劳动力的现象,完成相同国民生产总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投入会更少;企业用工不规范,超时用工,促使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大量新增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矛盾等。

材料二:为了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国务院要求各地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把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

材料三:2009年以来,某地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帮助的“输血式”就业,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造血式”就业转变。2009年该地累计投入3亿多资金支持再就业和创业,从而带动了大量就业。

(1)根据“奥肯定律”,说明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应如何破解“奥肯悖论”? (12分)

(2)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国务院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做法的理由。(10分)

(3)结合材料三,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某地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道理。(10分)

答案

(1)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经济增长可以降低就业率,有利于扩大就业;

扩大就业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破解“奥肯悖论”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坚持把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增长;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增加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鼓励创业。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务院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需要;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务院的做法是履行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国务院是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国务院的做法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国务院的做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实现人民权利,促进国家与公民和谐统一关系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创业者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就业。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能动作用,同时政府要为创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要有创新精神,促进事物的发展,解决就业应该根据社会实际,不断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潭中鱼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3)以其境过(   )           (4)乃记之而(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以”,用法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意思一样的是(  )(2分)

A.丛草为林

B.扶苏数谏故

C.可一战

D.光先帝遗德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4: 有资料记载“子厚(指柳宗元)居厚溪(即永州附近一地名)几十年,……寻游山水”,请结合本文,说说柳宗元到底要在山水中寻求什么?结果如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