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12分)

“极寒天气”会来吗?

①最近,一位波兰学者预测欧洲2010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极寒”的消息,其中还提到了亚洲国家也可能会出现寒冬,对人们议论纷纷。那么,今年的“极寒天气”是否真的会来呢?

②这位波兰学者认为,在“拉尼娜”活动的影响下,来自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并且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有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作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但是,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有点儿        的意味。这位学者仅仅依据单一影响气候的因素预测未来气候的趋势,显然是对气候系统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刻认识的表现。气候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大气、冰雪、岩石、生物、水五大圈层,甚至还包括了人类活动。

③实际上,把“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扯到一起有          的感觉,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墨西哥湾暖流却是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的观测显示出,墨西哥湾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

④另外,“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举个例子来说,自1986年以来,欧洲地区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两次出现了冷冬。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拉尼娜”事件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了1℃ 至4℃,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所以,单单靠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这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⑤当然,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趋多趋强的情况,并不排除某一年、某些地区会发生“寒冷事件”,但是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前全球气候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

⑥回过头来看,2009年是有记录以来南半球最暖的年份,2000至2009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这都表明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趋势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过程。根据1500年以来的代用资料分析,欧洲近年冬季气温变化与1901年至1995年的平均值相比,大多在正负2℃之内。1708年至1709年冬季是1500年以来最冷的冬季。但20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冬季气温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没有出现过较常年偏低2℃的偏冷冬季。

⑦因此,今年将有“千年极寒”的说法不能               

小题1: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三项填入第②、③和⑦段三处的横线上,合适选项依次为:            (只填序号)(3分)

A.王婆卖瓜

B.一言以蔽之

C.瞎子摸象

D.风马牛不相及小题2:第①段中划线字“此”指的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除了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以外,还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小题4:作者认为今年“千年极寒”不可能出现,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分析:(4分)

(1)先写                                                                  

(2)再写                                                                  

(3)最后写全球正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每条答案不超过20个字)

答案

小题1:C D B

小题1:今冬欧亚出现“极寒天气”这一消息(3分,波兰学者的预测得2分)

小题1:作比较 列数字 具体地说明了单单靠目前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或具体说明了“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

小题1:(1)“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无直接关系(2)“拉尼娜”的直接影响有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中具体的语境来选出相应的选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首先确定“此“在文中的具体位置,然后结合前后文即可找到”此“指代的内容了。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仔细梳理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计算题:

某化妆品生产企业位于市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0月发生以下各项业务:

(1)从国外进口一批香水精,成交价28万元,支付运往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运费、保险费2.5万元。在自海关运往单位的途中,因管理不善损失了35%的香水精,已经申报了保险赔偿。该批化妆品全部用于继续生产A、B两种高档化妆品;

(2)境内采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16万元,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零备件,取得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6万元;支付水电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共计12万元,其中职工浴室使用5%;

(3)将护肤品和高档化妆品组成成套化妆品销售,某大型商场一次购买360套,该日化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72万元,其中包括护肤品30万元,高档化妆品42万元;

(4)10月3日以直接收款方式销售A类高档化妆品300套,每套不含税售价0.12万元;10月5日销售A类高档化妆品150套,合同约定付款日期为10月8日,如果10天之内付款,给予5%折扣;20天内付款,给予2%的折扣;20天以后付款,全额收取价款。购货方在10日内支付货款,化妆品生产企业实际取得不含税收入17.1万元。10月18日向某大型商场批发A类高档化妆品120套,收取不含税售价13.2万元,销售时每套按不含税售价的3%收取提货费。本月支付销货不含税运费8万元,取得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

(5)本月特制B类高档化妆品160套,其中,将60套B类高档化妆品用于奖励给企业年度优秀员工,25套用于市场推广。B类高档化妆品目前无同类产品售价,已知B类高档化妆品每套的成本为0.8万元。本月销售舞台、戏剧演员化妆用的上妆油、卸装油,取得含税收入17.55万元。

(6)月末盘点时发现,外购的原材料由于管理不善丢失,成本5.279万元,其中包括运费成本0.279万元。

(本月取得的相关发票均在本月申请并通过认证,进口关税为20%;化妆品成本利润率为5%;化妆品消费税税率为3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有关纳税事项,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化妆品生产企业本月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增值税为()万元。

A、17.34

B、9.95

C、11.41

D、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