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一足够大的空间内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3.0×104N/C。有一个质量m=4.0×10-3kg的带电小球,用绝缘轻细线悬挂起来,静止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取g=10m/s2,sin37°=0.60,cos37°=0.80,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求:

(1)求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及电性;

(2)如果将细线轻轻剪断,求细线剪断后,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从剪断细线开始经过时间t=0.20s,求这段时间内小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答案

(1)1.0×10-6C正电 (2)12.5m/s2 (3)4.5×10-3J

题目分析:(1)小球受到重力mg、电场力F和细线的拉力T的作用,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F=qE=mgtanθ

解得q=mgtanθ/E=1.0×10-6C

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故小球所带电荷为正电荷

(2)剪断细线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解得 a==12.5m/s2

(3)在t=0.20s的时间内,小球的位移为

l==0.25m

小球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W=qElsinθ=mglsinθtanθ=4.5×10-3J

所以小球电势能的变化量(减少量)ΔEp=4.5×10-3J。

点评:本题的综合性较强,关键是根据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精段精析。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要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国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1.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该句话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段内容,请指出下面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竹画没有西洋的竹画“逼真”。

B.墨色只是一种颜色。

C.中国的竹画不讲究“形似”而讲求的是“神似”。

D.中国人崇尚的竹画是“墨竹”。

4.第一节“依样画葫芦”上的引号表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中国画竹有名的有哪些人吗?你还能写出两个带有“竹”的诗句或成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