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当前,中学生带手机入校园,使用手机现象较为常见,这也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据最新发布的2009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四成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上网快速便利,但一些手机色情网站,散布淫秽信息,严重危害社会道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成为亟需整治的社会问题。

人们对中学生是否该使用手机的观点也不一:使用手机可以方便和家长、同学的联系,中学生也有消费的自由;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发短信、玩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中学生不应该使用手机。

(1)结合上述观点,运用矛盾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认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为构建绿色、健康的手机网络环境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做?

答案

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有弊。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使用手机的不同情况应区别对待。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抓本质和主流。如果严重影响学习,弊大于利,中学生就应该限制手机的使用。

2.①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文明上网; ②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③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1.文章第一段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处描写了雨景和港督的神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粗的“日落仪式”一词具有怎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标题是“别了,‘不列颠尼亚’”,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这样的句式作为文章的标题,具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