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2007-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1175913786157811717519109
同比上年实际增长(%)10.45.48.49.87.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民币/元)35874140476151535919
同比上年实际增长(%)7.46.289.510.9
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幅(%)24.4032.419.511.721.3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将致力于全面的均衡的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实现“民富”,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 * * 个问题:

(1)指出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3分)

(2)有人认为,“国富就意味着民富”。请运“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对此进行评析。(7分)

(3)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实现“民富”,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的原因。(10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2006年到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得到了较快增长(1分);除2007、2010年之外,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相对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又明显低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2分)。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还不够合理,收入分配还不够公平。(1分)

(2)①国富意味着国家集中的财富多,民富意味着居民个人收入多,二者都来自社会财富。(1分)

②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减少个人的收入,制约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制约生产的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最终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国富民未必富,民不富国富也将受到不利影响。(2分)

③如果国家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民富必须国富。(2分)

④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民富和国富。(1分)

(3)①实现“民富”,首先要把“蛋糕”做大。这是因为:第一,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民富”,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第二,生产决定消费。实现“民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第三,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每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就可得6分)

②实现“民富”,还要把“蛋糕”分好。这是因为:第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只有将“蛋糕”更多地分到百姓手里、分配到有贡献的劳动者手里,从“国家富强”到“国强民富”的目标才能实现。(2分)第二,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实现“国强民富”。(2分)

题目分析:该题以我国近5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和十二五规划中对国富与民富的政策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第一问是图表题,要对表头、数据充分解读,通过数据变化看出隐含的经济信息,既看到变化又找到差距,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二问属于辨析题。观点是“国富就意味着民富”,对国富、民富的关系要具体分析,运用的是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具体从国家集中的财富过多,过少会产生什么影响,并指出财富的分配必须要合理,落实到既国富又民富上来。第三问实现“民富”,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的原因。把蛋糕做大即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把蛋糕分好,即实施合理的分配政策。可以从两个层面回答,一为什么要把蛋糕做大,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决定消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回答;二为什么要把蛋糕分好,从分配政策和实现公平两个角度回答。

点评:该题材料很简短,也比较好理解,但问题的设置难度较大,不易解读。学生只有对问题仔细分析,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能对经济生活内容贯穿融会,根据设问要求提取有效信息,才有可能回答的比较全面。该题对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难度很大。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