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某校高三(8)班同学展开“走进世博”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感知世博】
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世博会会徽和世博会中国馆图片(见图)
(1)从文化创新角度,探究上海世博会会徽、世博会中国馆所展现的设计理念。
【研究世博】
为了了解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社会生活、城市发展等产生的广泛影响,同学们参与了某机构组织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2)从《经济生活》角度,探索上述调查结果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至少三条)
【学习世博】
2014年第二届世界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南京举办。为支持青奥会,高三(8)班同学计划高考后参观上海世博会,回宁后准备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请说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与南京实际相结合的哲学要求。
(1)①文化创新应立足于社会实践,做到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会徽立足世界,表达了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东方之冠”吸取中国城市建筑和园林中的精华,表达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人生追求。(2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倾诉着中国人民弘扬传统、融入世界的不懈努力。“东方之冠”尽显中国元素,尤其是传统的斗拱造型有了大胆的革新,层叠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2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东方之冠”非常注重运用生态技术与节能措施,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2分)
(2)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旅游业发展;
④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就业,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⑤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以上六点任答三点,均可得6分。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①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2分)
②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取其精华”,“洋为中用”。(2分)
③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要吸取它国在城市发展中的先进理念,解决共性问题,又要突出南京地方特点,具有南京人文特色。(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