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校同学以“比较Al、X、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所用药品】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Al、X、Cu三种金属.

【实验记录】

    Al    X   Cu
  现  开始时几乎无气泡产生产生气泡速度慢  无气泡产生
  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速度快产生气泡速度慢  无气泡产生
【分析与结论】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2)铜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拓展与应用】

(1)用金属X制成的容器______(填“能“或“不能”)盛放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2)某酸雨多发地区,欲铸造一座金属雕像,你认为选择以上三种金属中的______为原材料最为适合.

【反思】

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答案

【分析与结论】(1)刚开始铝与盐酸基本没明显的现象,这是因为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薄膜,阻止它进一步被氧化,形成保护膜(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铜排在氢的后面,它不与酸反应,所以铜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3)根据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程度,铝最强,铜最弱

【拓展与应用】(1)由于X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X制成的容器易腐蚀(2)酸雨的主要成分硫酸,易于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反应,故酸雨地区的雕像易用不与酸反应的铜制成【反思】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多种只要合理可行即可

故正确答案:

【分析与结论】(1)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或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稀盐酸的反应)(2)铜是不活泼金属(或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后面或铜的活动性比氢弱等合理答案均可)(3)AlXCu(或Al>X>Cu)

【拓展与应用】(1)不能(2)铜(或Cu)

【反思】防止金属锈蚀(或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或合理开采金属矿物或寻找金属替代品等合理答案均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桃源洞风景区

       我的家乡悄安是个美丽的地方。它有许多风景名胜,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桃源洞风景区了。     

       来到桃源洞口,扑面而来的,是一堵摩天的峭壁,像是将要压下来,却又被定身法定住似的。抬头望,险峻而又壮美,上有“桃源洞口”四个二米见方的大字和一首古诗。诗中“武陵人远桃空在,临眺踌躇意未休”两句点出了桃源洞的魅力。    

       傍山的石径旁有一条秀丽的小溪——桃花涧。它从群山深处蜿蜒流出,淙淙汩汩,清澈透亮。如同一条碧绿的绸带。溪底的鹅卵石,色彩斑斓,纹理清晰可见。清绿涧水充满着勃勃生机,欢笑着,奔流着,匆匆流向远方。每当暮春时节,夹岸桃树,落英缤纷,绯红的桃花,漂在水面,如同一群粉妆少女泛舟而下,一阵笑语欢歌。     

       沿着山路往前走,过了锁洞桥,登上陡峭的山崖,便到了一座凉亭。从亭里往下望,翠竹郁郁葱葱,像一个绿色的绣球,被抛在群山之中,绿影映入涧中,融进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山上有绿,水中泛绿,真是一个绿的世界。①往上望,便是著名 的“一线天”。     

      “一线天”是桃源洞最著名的景观,传说这里原来是一座古山,当年杨八妹战败,领兵路过此地,因为岩尖钩破战袍,一怒之下,挥剑将这座巨岩劈为两半,于是,“一线天”便出现了。它有百米长,却不过尺把宽,只容一个人侧向而行。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过此景后感叹:“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 远而整者。”的确,进入“一线天”,石阶又陡又窄,欲退不能,欲进又难,只能摸着石壁向上攀登,走了一会儿,心神才稍定下来,抬头一看,宽阔的蓝天已成为一条湛蓝的细线,“一线天”由此得名。机械似的登完“一线天”的174级石阶,往下一看, 灰蒙蒙一条长梯,仿佛从地面缓缓延伸上来,直到山顶。。此时,真有凌云登天之 感。②大自然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伟大。          

       此外,那憨厚的象鼻山,精巧的凤冠亭,光洁的棋盘石,凌霄的跨红桥,也给桃 源洞增添了几分秀丽,几分幽雅,几分豪迈。临栏远眺:则更别有一番心旷神怡、 壮志凌云的神趣。     

       啊,多么壮美、多么秀丽、多么神奇的桃源风光!  

1.两个画“——”的句子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2.作者在写桃花涧时,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着重突出它的                       两大特点。

3.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写出第二段的大意。

                                                                                                              

4.文章具体地写出桃源洞风景区的                                                  的景色,概括地写了              

                                                     ,这样写的好处是                                                                    

                                                                      

5.这篇文章描写了                                           ,抒发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