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3月5日—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共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国华侨代表35名;妇女代表637名,占代表总数21.33%,比十届妇女代表所占比例提高了1.09个百分点;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 ,其中有3名农民工代表。
材料二:近年来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涉及的都是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材料三: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审议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7分)
(2)根据三则材料,谈一谈你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9分)
(1)材料一说明,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来自人民,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2分)材料二说明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提案权,代表素质不断提高。(2)材料三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活动原则。(3分)
(2)第一,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3分)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 * 组织形式,(3分)有巨大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