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林在散步,有两个外地人问他某个胡同怎么走。小林告诉他们先乘坐哪路公共汽车,再在什么地方转车,然后该怎么走。可是两个外地人就是搞不清路线。于是小林就一直把他们带到目的地。两个外地人很感激小林,就掏出50元钱给小林。小林说:“用不了50元,您就给20元吧。”事后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人说,小林有市场经济的头脑,为别人服务了,这问路、带路的钱就该收。有人说,小林冒险赚这个钱不值得,要是给坏人骗了就得不偿失了。也有人说,小林没有必要多管闲事,让他们去问交警好了。还有人说,这钱不该收,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是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对于这问路、带路钱,小林该不该收?你的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所能及地做好事,帮助有困难的人,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个十分可贵的做人的品质。如果我们看到问题时,不被金钱障眼,我们的认识视野可能会宽阔得多,我们的境界可能会高尚得多。不为金钱所累,不让金钱玷污了做人的正直,才是更值得我们中学生追求和珍重的真正价值。在当今充满物欲和金钱诱惑的社会,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实属可贵。我们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掉一切污浊的侵蚀,恢复本来就属于我们的正直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