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2009年我国GDP(亿元)及人均GDP情况(元)

年份1978198019922001200620082009
GDP36454571.82693795933209407300670335353
人均GDP38146323118622161652264024840
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二:2009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回顾我国建国六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六十年来,我们克服了各种挫折和困难,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定信念,终于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由一个贫弱落后的国家逐步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迈进。人们群众由当初的温饱不足到基本实现小康,现在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迈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综合国力,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12分)

(3)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0分)

答案

(1)材料反映了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GDP和人均GDP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1992年,2001年,2008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分)

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3分)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分)

(2)①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我国建国六十年的建设实践中,就不断地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才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分)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有过曲折和失误,但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分)

③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表明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建国六十年来,我国人们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基本实现小康,再到向全面小康建设迈进就体现了我们注重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3分)

④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表明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我们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既增强了综合国力,又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充分体现了我们把内外因相结合。(3分)

(3)①国家履行政治职能。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分)

②国家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分)

③国家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国家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体各项事业,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分)

④国家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事能。国家通过维护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2分)

⑤国家还具有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职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